2025-09-11 08:38:34 标签:风水理论 作者:道算网
1、你好,民间流传着潮汕风水宝地的俗语,如潮州一支梅,梅州一只虎,海丰一粒螺,潮州三点桃,海丰向天螺,陆丰公背婆。“梅州一只虎”即是叶剑英元帅的阳居(踞岗虎地山)。
2、寨堡占地约为一万平方米,座西南朝东北,背靠潮澄饶交界的莲花山,周围沟渠池塘环绕,被视为一块传统的“风水”宝地。永宁寨不仅具备客家围屋的特点,也完整保留了潮汕民居“四点金”的风格,同时还展现了北方京城方形大宅的风貌,是潮汕地区唯一现存的四方形寨堡。
3、汕头李氏大宗祠,也称“抱一堂”,是李氏家族的重要纪念地。它位于汕头市中山公园北岸的恢关港,地理位置优越,四周山环水抱,环境优美,被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大宗祠的建筑规模宏大,南北纵深十九丈九尺,东西宽度十四丈七尺,中心部分分为四进。第一进是大门厅,左右两侧设有祭器房和休息房。

“潮州一枝梅”即是潮州市倒地梅地也是林大钦的祖地,林大钦是明朝时状元。
潮汕风水名墓传奇故事篇1:郑南山夫妇合葬墓郑南山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莲华居委桑浦山南麓蜘蛛山,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墓葬主体坐北向南,两进阶形制,贝灰砌筑。通面阔26米,通进深25米,占地面积611平方米。墓碑阴刻正书:明考处士南山郑公墓妣孺人顺德李氏妣孺人隆德陈氏。
潮汕人不仅重视住宅的风水,如坐北朝南的传统布局,也极尽奢华地讲究墓地风水,甚至在生前为自己选择“生基”。在选择墓地时,他们会请堪舆先生研究龙脉、穴位和气流,以求子孙后代繁荣昌盛。风水术在潮汕地区分为四局和三元派,各有侧重。
潮汕地区的坟墓埋葬方式注重风水,通常由风水先生挑选山势良好的位置,骨灰盒埋入后,坟墓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坟墓的布局和设计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左方对应1-4-7房,右方对应3-6-9房,体现了风水中的数字对应理论。
潮汕风水名墓传奇故事篇1:郑南山夫妇合葬墓郑南山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莲华居委桑浦山南麓蜘蛛山,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墓葬主体坐北向南,两进阶形制,贝灰砌筑。通面阔26米,通进深25米,占地面积611平方米。墓碑阴刻正书:明考处士南山郑公墓妣孺人顺德李氏妣孺人隆德陈氏。
潮汕墓地风水纷争政治上的失意及科举上的失败等原因,潮汕不少仕宦人物也将注意力转移到风水术的研究上来,清末丰顺丁日昌第二子丁乃潜(字讷庵),入民国后,绝意仕路,深居简出,“治医及诗,穷年益专,闻及堪舆星卜”。
风水学家强调“案山”对风水的影响,如鼓山的富甲一方、棋盘山的文人富豪,以及特定形状的“三台案”象征权力和财富。例如,狗咬烧饼的祖坟风水格局,以其独特的地形和水势,预示着后代将享有丰富的财富。总的来说,潮汕风水不仅关乎生前居住与死后安息,更是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生活哲学。
潮汕地区的墓地风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风水术结合了形势派和理气派,形成了独特的峦头理气合一的技法。以下是潮汕墓地风水的主要特点和看法:技法独特:潮汕风水术以二气河洛之理为基础,洞悉造化运行之机。
你好,民间流传着潮汕风水宝地的俗语,如潮州一支梅,梅州一只虎,海丰一粒螺,潮州三点桃,海丰向天螺,陆丰公背婆。“梅州一只虎”即是叶剑英元帅的阳居(踞岗虎地山)。
潮汕地区的住宅布局设计。潮汕民居通常采用对称布局,注重主次分明。主体建筑通常包括大门、厅堂、卧房等,布局严谨而富有韵律感。同时,潮汕建筑还强调院落的设计,院落宽敞,有利于采光和通风。潮汕住宅的风水讲究。潮汕人非常注重风水学,认为住宅的选址和布局对居住者的运势有重要影响。
在潮汕农村的住宅建造中,讲究的是深植于传统风水观念的一系列习俗。首先,选择宅基地前,人们会慎重地通过观察地基的“气”来决定风水好坏,气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观察气的吉凶,潮汕人会察形,通过地形的秀润、粗顽等特征判断地气的优劣。
旧时,在潮汕农村,人们对建造住宅十分讲究。从选择风水、动土建筑、上梁落成到进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在潮汕人心目中,风水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的前途、命运、祸福、成败。因此,选择风水是建宅前的一件大事。“择风水”主要是察看这地基有没有“气”。潮汕风水学对于“气”的重视,包含着一个科学道理。
潮汕民居择位方法包含以下几点:宅址宽敞平整,前有宽阔平地;宅外地势东下西高,前低后高;宅前有水,宅后有山;宅周植物生态良好。根据不同地点,采用意念手法择位,山地丘陵住宅讲究山形水态,平原地区则偏于意念性聚气,城镇住宅则在意念层次寻求心理满足感。风水在潮州古民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四点金“四点金”是潮汕风俗的独特建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
潮汕民俗:潮汕地区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保留了许多中原传统文化的元素。除了庆祝传统节日外,潮汕人还保留着如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中原地区已不多见的习俗。
驷马拖车式是潮汕民居的顶级建筑,拥有祠堂建筑、花巷和四座四点金分列两旁,具有强大的使用和防御功能。汕头开埠后,西方建筑风格与当地传统建筑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如潮海关于1898年建成,外观规整,内涵丰富。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潮汕人文潮汕善堂是最具潮汕人文色彩的代表,它是一种带有民间信仰性质的慈善机构。在这种善堂文化的熏陶下,潮人多乐于做慈善事业。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