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10:40:35 标签:算命杂谈 作者:道算网
查询自身骨重的第一步,是确认出生时的农历年月日时四项信息,这是所有计算的基础。现代社会通用公历纪年,需先将公历生日转换为农历,转换时需注意闰月情况——若出生在闰月,传统称骨体系多将其归入前一个月计算,部分老版本则归为后一月,可根据所参照的骨重表版本调整,转换工具可选用传统通书或权威的农历换算平台。
确定农历年份后,需对应查找该年的干支属性,再匹配相应骨重。六十甲子干支循环是年份骨重的核心参照,例如鼠年中,甲子年(1924、1984)对应1两2钱,丙子年(1936、1996)为1两6钱,戊子年(1948、2008)1两5钱,庚子年(1960、2020)7钱,壬子年(1912、1972)5钱。牛年则呈现另一组数值,乙丑年(1925、1985)9钱,丁丑年(1937、1997)8钱,己丑年(1949、2009)7钱,辛丑年(1961、2021)7钱,癸丑年(1913、1973)7钱。其他生肖年份均遵循此干支对应规则,可通过万年历查询出生年干支,再对照骨重表获取数值。
农历月份的骨重对应关系固定,以十二月为周期循环。正月阳气初萌,骨重定为6钱;二月阳气渐升,增至7钱;三月春暖花开,气盛物荣,骨重达到1两8钱;四月阳气正旺,维持在9钱;五月仲夏炎热,阳气极致而渐藏,回落至5钱;六月梅雨连绵,阴阳交泰,升至1两6钱;七月初秋转凉,金气始生,为9钱;八月中秋气爽,金气鼎盛,达1两5钱;九月秋深露重,万物收敛,与三月同为1两8钱;十月冬意渐浓,阳气潜藏,降至8钱;冬月寒意已深,生机内敛,为9钱;腊月岁末寒极,阳气待发,骨重最低为5钱。只需明确出生的农历月份,即可直接获取对应重量。
农历日期的骨重计算覆盖初一至三十,每日数值各有定数。初一与十九、二十、二十四、二十五同为5钱;初二、二十一为1两;初三、初七、初九、十三、十六、十八、二十三、二十八为8钱;初四、初五、初六、二十为1两5钱;初十、初八、二十九为1两6钱;十一、十七、二十四为9钱;十二、十四为1两7钱;十五为1两;二十六为1两8钱;二十七为7钱;三十为6钱。需注意农历小月仅有二十九天,不存在三十日,查询时需先确认出生当月的天数,避免误查。
出生时辰的骨重需先将现代24小时制转换为十二地支时辰,再匹配对应数值。子时(23:00-01:00)为阴阳交替之际,骨重1两6钱;丑时(01:00-03: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同为6钱;寅时(03:00-05:00)阳气初动,为7钱;卯时(05:00-07:00)日出东方,气渐升腾,达1两;辰时(07:00-09:00)白昼初临,为9钱;巳时(09:00-11:00)日升气盛,与子时同为1两6钱;午时(11:00-13:00)日在中天,阳气鼎盛,骨重达1两;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同为8钱;酉时(17:00-19:00)日落西山,为9钱。时辰划分需精确到具体小时,避免跨时辰导致的误差。
完成四项信息的骨重查询后,需进行单位统一与累加计算。传统称骨论命中重量单位为“两”和“钱”,换算关系为1钱=0.1两,计算时需将“钱”转化为“两”的小数形式再求和。例如某人生于甲子年三月初七日巳时,甲子年骨重1两2钱即1.2两,三月1两8钱即1.8两,初七8钱即0.8两,巳时1两6钱即1.6两,总和为1.2+1.8+0.8+1.6=5.4两,即五两四钱。
不同版本的骨重表可能存在细微差异,老版本多根据地支取重,新版本则以干支对应固定数值,现代通用版本多以民国时期上海广益书局刊行的《袁天罡先师神数称骨》为准。查询时建议选择权威典籍或专业命理机构整理的骨重表,避免使用经过随意改编的娱乐性版本,以确保数值的准确性。
从公历转换到农历,从干支匹配到数值累加,每个环节的精准度都影响着最终骨重结果。那些固定的干支重量与年月日时对应规则,既是传统命理学的经验总结,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可操作的查询路径。